全向麦克风、会议麦克风选购攻略推荐:在线视频会议、公司视讯会议全向麦克风

 

. 全向麦克风类型介绍

在我们日常视频会议系统构架中,通常是由麦克风、摄像头、扬声器、网络和终端交互设备组成。

全向麦克风作为会议视频通话设备重要环节,它是将麦克风、扬声器和电子芯片集成一体,通过有线或无线技术实现网络终端设备连接,从而达到收放音功能。

全向麦克风通常采用单个或多组阵列式麦克风设计,搭配全指向高灵敏拾音咪头,能够实现360°全方位清晰拾音,收音距离可达1.5m以上半径范围,满足多人会议同步使用。机身同时自带高保真扬声扩音喇叭,可以实现外放发声功能。

由于全向麦克风特殊结构设计,多人会议时高频次说话需要通过麦克风拾音咪头采集人声,经过内部数字音频电路转换输出到终端设备上,设备端同步输出人声到外放喇叭,如此迅速音频循环重放,容易产生回杂音干扰。

因此,全向会议麦克风大多采用全双工通讯技术,可实现在线会议双向同步清晰通话和外放发声。主机内置DSP智能降噪芯片,搭载动态回声消除技术,能够有效抑制环境杂音和回声干扰,提供清晰高保真通话效果。

为了适应多人大空间会议灵活办公需求,现在很多中高端系列全向麦克风采用级联技术,支持多个独立麦克风无线同步收放音。有些支持智能语音识别和NFC技术,可实现会议终端实时字幕翻译、语音智能转写、音频识别播放等功能。

随着会议麦克风领域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音视频会议一体机,它是将麦克风、摄像头和扬声喇叭集成一体,以低成本解决视频会议中系统设备问题,提升网络视频会议沟通质量和音画同步收放音效果。

目前,市面上全向麦克风类型款式和功能配置丰富多样,主要分为有线式和无线式两种。

1. 有线式全向麦克风

有线式全向麦克风属于早期应用形态,它通过音频数据线来实现全向麦克风和会议终端设备连接,主要包含USB和Type-C音频线和转接头类型,通常适配笔记本电脑、智能会议平板终端系统设备。

有线式全向麦克风的优点在于信号传输性能稳定,没有电池续航困扰,免驱动安装,即插即用,使用操作便捷,性价比高,广泛兼容各种网络移动终端会议设备。

缺点是由于受到有线束缚,需要在办公桌面固定场景下使用,移动灵活性上稍显不足。同时,有线连接也让办公桌面显得杂乱,影响整洁美观度,占用一定空间。

2. 无线式全向麦克风

无线式全向麦克风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新型会议麦克风类型,它主要包含蓝牙、2.4G和5.8G无线技术应用形态。

蓝牙和2.4G无线技术多应用在中低端全向麦克风领域。2.4G与蓝牙都采用2.4G频率(2.400G-2.485G)作为载波,但二者之间也有些差别。

2.4G是全球通用开源免费频段,它的优点是信号传输性能稳定,保密性好、节能省电、音频传输带宽大,是目前无线音频传输低成本技术方案。

蓝牙因为采用的通讯协议不同,所以并非免费频段,这也是它区别于2.4G的重要原因。蓝牙技术的优点在于无线连接时可以不用额外使用接收器,只需终端设备支持蓝牙功能即可连接,在开放性和拓展性上较强。

5.8G无线技术主要应用在高端专业全向会议麦克风领域。它和2.4G的区别在于,2.4G无线网桥支持802.11b/g/n协议标准,5.8G支持802.11a/n/ac标准,所以它们的传输速率不同,一般5.8G无线网桥传输速率远高于2.4G的无线网桥。

由于使用2.4G频段的设备比较多,有时候容易造成频道干扰问题,而5.8G频段比较干净,不容易造成信号串频干扰。

5.8G无线网桥由于频率较大,波长较短,更容易受到障碍物影响,被障碍物或其他金属物吸收,所以其穿透性不如2.4G无线网桥。不同波长决定了绕射能力的不同,一般来说2.4G无线网桥所具有的绕射能力比5.8G无线网桥强,在室内使用穿墙效果更好。

总的来说,5.8G在传输速率和信号接收距离上更占有优势,而2.4G在穿透性和公域频段通用性上有自己的强项所在。

无线全向麦克风通常内置大容量锂电池,能够长时间续航工作。无线连接的优点在于人声信号传输清晰稳定,抗干扰性强,接收距离远,不受有线束缚,让办公会议时演讲发言灵活机动性更强,使用操作更为便携。

无线连接的缺点在于信号连接时需要避免会场空间内其他设备占用频率干扰。同时,电池续航有时长限制,需要经常充电使用;设备兼容性有一定要求,支持Win7以上笔记本电脑设备和自带蓝牙功能的智能平板电视终端系统使用,或者搭配独立蓝牙接收器定向频点接收。

现在,市面上很多全向麦克风都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模式,可以做到无缝切换使用,不影响长时间会议通话效果。

三. 全向麦克风参数配置介绍

我们在选购任何电子类产品时,需要对它的性能参数配置有个入门的了解。

全向麦克风作为电子音频类产品,它的性能参数和功能配置是我们选购时重要参考指标。性能参数决定麦克风收音效果,而功能配置决定我们的实际应用体验。

对于全向麦克风来说,它的性能参数通常主要是看灵敏度、频率响应、采样率、信噪比这几个核心指标。功能配置主要是看DSP音频芯片、回音消除技术、麦克风阵列数、喇叭发声功率、电池续航容量和其他配置等。

下面来详细介绍下全向麦克风的各项参数配置和专业术语,方便大家理解它们的意义。

1. 灵敏度

灵敏度是对人声信号转化成电平能力的描述。它通常是以mV或dB为单位。通常来说,麦克风灵敏度越高,电平增益输出功率越强,收音效果越清晰。

全向麦克风因为采用的是全指向拾音模式,可以360°全方位拾取声源,在灵敏度上相比其他指向型话筒对声音拾取更为敏感。但同时也容易吸收环境杂音,所以需要内部音频电路和降噪芯片来抑制处理底噪杂音的干扰。

2. 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是指麦克风对声音频率特定灵敏度的描述,它是以赫兹 (Hz) 为单位。

通常来说,麦克风的频响曲线表现越平滑,说明麦克风对所有频率范围同样敏感,能够准确再现原始声源,人声音质保真度越高。

理论上来说,在专业声学隔音室内,人耳测试可以听到的极限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因此很多麦克风厂家将频率响应曲线标注在这个范围内。

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受到物理噪声、人耳听力和话筒自身性能配置诸多因素影响,很难达到这个理论阈值范围。很多麦克风在实际测试中频响曲线会有一定波动起伏,对于全向麦克风来说,频响范围能达到30Hz-15KHz已经是比较可观的性能数值。

3. 采样率和比特率

采样率是指麦克风在单位时间内对声音样本中采集次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单位。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数(bit),分为8bit/16bit/24bit/32bit。

通常来说,麦克风的采样率和比特率越高,人声录制越清晰,音质保真度越高。

一般常用的声音采样频率包括22系列和24系列。22系列多用于电话、语音、游戏音乐等,比如常见的44.1KHz属于早期CD标准;24系列主要用于多声道编码及高清音频制作,比如常见的48KHz符合标准HD音频规格。

目前来说,22系列音频采样率已经逐步被专业录音行业所淘汰,现在的专业数字录音棚中都是优先使用HD音频规范,即采用24bit/48KHz、24bit/96KHz、24bit/192KHz。

现在很多全向麦克风音质采样率能达到24Bit/48KHz以上,堪比专业录音级标准,可以更好提升会议收音外放质量。

4. 信噪比

麦克风的信噪比是指对人声信号输出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描述,它是以dB(分贝)来标识单位。

通常来说,麦克风的信噪比数值越高,混在人声信号里的底噪声和混杂音越小,回放出来的声音质量越清晰。如果信噪比过低会导致麦克风信号输入时产生较大的底噪干扰,会感觉整个音域声音浑浊不清。

信噪比系数是我们选购全向麦克风重要标准,通常信噪比数值不低于60dB,这样以便于在会议过程中拾取到更为清晰通话人声。

5. DSP音频处理芯片

DSP又叫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它是将声音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达到改进信号质量的目的,本质是种集成电子微处理器。

DSP数字音频处理芯片是现代音频电路集成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体积小巧、传输效率高、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日常音频电子类产品中。

对于全向会议麦克风来说,DSP音频处理芯片的作用是解决麦克风收音过程中的数字音频传输算法,可以起到智能修音和降噪效果,让收音体验更完美

6. 回音消除/主动降噪技术

回音产生的因素通常比较复杂,一种是由于空间声学发射反馈导致;另一种是物理电子线路二四线匹配耦合引起。

目前来说,通讯回音主要分为声学回音和线路回音,所以回音消除技术又叫声学回声消除(AEC)和线路回声消除(LCE)。

全向麦克风所产生的回音属于声学回音范畴,在即时会议系统应用中,双方或多方实时语音视频交流时,需要通过多阵列麦克风咪头采集人声信号,然后传送回远端设备播放,经过喇叭同步放大回路,容易产生回音甚至啸叫,影响整个会议通话质量和沟通效果。

目前,全向麦克风回音消除技术主要是采用自适应声反馈处理降噪技术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自适应降噪技术是让喇叭出来的信号回到麦克风,然后麦克风接收喇叭信号给它过滤降低,同时借助DSP数字音频处理芯片来实现智能动态降噪,完成回声反馈消除。

7. 全双工通信技术

全双工是通讯领域专业术语,它是指通信数据可实现双向同步传输。

全双工技术在全向麦克风领域使用比较普遍,它通过内部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采用独立发射接收线对方式,使得音频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操作。

与双工通信对应的是单工通信,单工通信是指只允许A向B发送信息,而B不能向A传送。在全双工和单工通信之间,还有一种通信方式叫“半双工”,是指一段时间内只允许A向B发送信息,另一段时间内只允许B向A发送信息,也就是说A和B通过错开时间段来完成双向通信。

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远程工作会议系统都是全双工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工具比较典型的是对讲机,单工通信目前依然非常普遍,例如广播、电视系统等。

随着AI智能语音交互设备的兴起和远程工作会议系统深入发展,全双工传输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类电子音频产品中,不断拓展出新的技术应用形态。

8. 其他配置介绍

在选购全向麦克风时,我们还要根据实际会议需求、参会人数、会议空间场景来参考麦克风阵列数、喇叭功率大小、电池续航时长、蓝牙版本和其他功能配置

通常来说,配备的麦克风数量越多,拾音效果越清晰,能够支持更大会场空间多人同步会议使用。喇叭功率越大,外放发声效果越强劲,会议时就能听得更清楚。电池容量越大,续航时长越持久,能够支持长时间会议沟通使用。蓝牙版本越新,连接速度越快,音频信号传输质量更高更稳定。

现在有些全向麦克风支持AI智能语音字幕识别功能,可以在会议说话时同步转换为视频字幕显示和自动语音识别文字。有些还支持NFC功能,可以实现手机等设备点对点无线连接播放音乐等功能。

四. 全向麦克风选购攻略技巧

全向麦克风作为会议收音设备,目前市面上类型款式非常丰富,选购时要结合实际会议场景和需求来挑选,在预算范围内选到适合个人和公司企业的全向麦克风。

作为麦克风行业从业人士,我总结了选购全向会议麦克风的经验技巧,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1. 按照会场空间,挑选合适款式

不同办公会场空间大小和收音距离半径,全向麦克风款式挑选要有所侧重。

通常来说,如果是在家办公单人使用或小型会议室,空间在10-20㎡左右,拾音距离1-2米半径以内,入门级全向麦克风即可满足会议需要。

如果是中型办公会议室,空间在20-40㎡左右,拾音距离3-6米半径,需要选择阵列数更多的全向会议话筒。

对于大型办公会议室来说,空间大小在50㎡以上,拾音距离8米半径,这种情况需要配备多个阵列话筒,外放扬声功率更大,性能配置更高的全向麦克风,或者多组全向麦克风级联扩展同步使用。

2. 根据参会人数,选择话筒数量

实际参会人数也是我们挑选全向麦克风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很多公司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中,无论是线上线下会议,经常需要多人参与沟通,所以全向会议麦克风的挑选要根据实际参会人数来选择。

如果是1对1在线视频会议,满足双向同步清晰收音,选择单阵列基础款即可。

如果是2-6人小型会议人员标准,可以配备1-2个麦克风阵列数,满足更多参会者同步清晰收音需要。

如果是7-15人中型会议规格,需要配备3-6个麦克风阵列数,可实现多人使用。

如果是20人以上较大型会议规格,需要配备8个阵列拾音话筒或多组独立全向麦克风级联使用,能在更大空间和多人会议中发挥作用。

3. 结合会议需求,选择功能配置

目前,市面上全向会议麦克风类型款式和功能配置比较多样,选购时要结合实际会议需求来做具体参考。

如果在视频桌面会议中用到手机、笔记本电脑设备、会议平板设备,会议空间较小,拾音距离短,参会人员少,可以优先选择有线式全向麦克风。

如果用到笔记本电脑、会议摄像头、智能平板终端会议系统设备,或者会议中需要频繁讲解走动,无线全向麦克风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如果笔记本电脑、智能平板终端设备摄像头拍摄不清晰,有想要在线视频会议沟通流畅高效,音画同步效果更出色,可以考虑选择音视频一体机设备。

如果在重要视频会议中需要软件同步字幕翻译或会议信息备份录音需求,可以选择带有实时翻译或智能转写录音功能的全向麦克风。

当然,全向麦克风除了作为会议收音设备,也可以当做蓝牙音箱播放音频使用,有些支持NFC功能可以点对点连接操作,整体功能实用性较强。

4. 看懂参数配置,做到心中有数

在选购全向麦克风时,我们需要对它的基本参数和配置有个入门了解,以便于我们在预算范围内选到性价比更高的款式。

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全向麦克风的核心参数和功能配置。简单来说,麦克风灵敏度越高,人声收音效果越清晰;频率响应范围越宽广,高中低频人声细节越丰富细腻。麦克风采样率越高,音质效果越清晰细腻,保真度越高;信噪比越大,音频质量越好。喇叭发声功率越大,外放效果越强劲;蓝牙版本越新,信号更稳定,连接速度更快,音频体验更优化;电池容量越大,工作续航时间越长。

总之,选择性能配置更好的款式,对于整个会议质量和收音体验有很大提升。

考虑到不同办公会议场景、使用需求以及款式功能配置情况,大致分为3个不同档位:

  • 标准款(100-800RMB)
  • 旗舰款(800-2000RMB)
  • 高端款(2000-6000RMB)


Comments

Hot Posts

Jetfly carbon fiber electric jet power surfboard top speed 12 KW 70km/h 50Ah 70V